![]() |
街坊市井 |
||
观前街 北宋称天庆观前,元称玄妙观前,明代因观内桃花灿若云锦, | |||
别称碎锦街,清代始名观前街。摄于20年代初。 | |||
春秋时代,位于今乐桥和干将坊一带的“吴市”即已闻名, | |||
远播诸侯各国。汉代吴郡据三江五湖之利,富甲一方。成为东 | |||
南一都会。隋朝大运河江南河段拓浚,苏州作为商埠日趋繁 | |||
荣,唐时人口已过十万户,街市则有“八门六十坊”之语。宋 | |||
代井邑之富又过于唐朝,风物雄丽为东南之冠。明清时期,苏 | |||
郡五方杂处,百货聚汇。阎胥两门,更是万商云集。太平天国 | |||
战争苏城遭受到近代最为严重的破坏,市井沦为废墟,人口锐 | |||
减。光绪末沪宁铁路开通,阎门与车站马路相接,水陆码头百 | |||
货集散,再次成为繁华之地。观前街则因咸丰年战火未曾波 | |||
及,且太平天国王府又大多建在城东,附近又多殷富人家,遂开始繁荣。民国年问在此植杆装灯,夜市又兴。1921年基督教青年会在北局募建礼堂,各界常藉此集会。后来又在此地陆续兴建戏院、电影院。1934年国货公司开张营业,北局商业文化区由此形成。1929年后陆续拓建护龙街、景德路、石路、东中市、西中市、观前街、临顿路等10条干线。交通得到改善,观前遂成闹市。解放后新辟南门并建人民桥,南门地区开始热闹。古城由此形成了南门、观前、石路三个商业闹市。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