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外如何防虫咬 |
||
以下是如何避免蚂蝗草虱等虫子叮咬的小窍门: 在潮湿的丛林中蚂蝗很多,绑腿或防蚂蝗袜是必须的。可以准备一个装盐的小布袋(放点盐用皮筋扎好口即可),蚂蝗最怕盐。另外,绑腿也可防止草虱等虫子爬入。钻越竹林、丛林时,一定要扎紧领口、衣袖、裤管,防止竹虱钻入。不要在草地上站太久,以免草虱缓慢爬上身体。带一瓶杀虫剂如“敌杀死”、“雷达”,在帐篷四周或住地喷洒,也可有效防止虫咬,还可以在鞋口、袜口处涂抹些清凉油或风油精来防虫。一旦被竹虫和草虱叮咬,可用烟头烫其尾部及后腿,在慢慢将它揪出来,切不可揪断,以免它的残肢留在皮肤里,然后涂抹上碘酒以防感染。 野外小动物叮咬的防治 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平常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很少,连繁殖能力极强的蚊子、苍蝇都被挡在纱窗之外,更遑论其它了。可是,当你来到野外,投身大自然之中,蚊、蝇、蛇、蛭等小动物便会时常光顾你的左右。遇到这些小动物,你该怎么办呢? 蛇 打草惊蛇是对付蛇的有效手段。 除了眼镜王蛇以外,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。在丛林之中,手持竹杖,拨弄树枝树叶,发出声响,蛇会迅速闪避。在夜间行走,使用手电或其它照明工具照射,同样可以达到惊蛇的目的。如果无意中踩到蛇或有其它触犯蛇的行为,蛇会对人发起攻击。 此时不要惊慌,走之字路撤退,向山坡上跑或向光滑路面跑都能有效地摆脱蛇的追击。蛇咬中人的部位一般集中在下半身,因此,在毒蛇出没的地方,最好穿高腰鞋和长裤,这样,即使被蛇咬了,也不会伤及肉体。 宿营时在帐蓬外撒六六六或石灰粉,睡觉前检查被褥,睡醒后检查鞋子,都是防止毒蛇咬伤人体的必要措施。一旦被毒蛇咬伤,立即用毛巾、布条、绳子等物将伤口上端系紧,以防毒液随血液在人体内扩散。布条等每15分钟放松1-2分钟, 以免肢体因血液不畅而坏死。用小刀在伤口处作十字切开,用盐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,也可口含烧酒吸吮伤口排毒( 注意:口腔有伤不能直接吸吮)。在服用蛇药30分钟后,可去除结扎。 蚂蟥 蚂蟥,是蛭纲动物的总称,属水蛭科。体略呈纺锤形,长约3至6厘米,雌雄一体,两端有吸盘,前面吸盘较小,口内有齿,以捕食小动物为生。蚂蟥种类很多,主要有水蚂蟥与旱蚂蟥之分。水蚂蟥生长于沼泽、湖泊、河流之中,旱蚂蟥生长于阴湿的林地。蚂蟥吸附在人的皮肤上,会分泌出一种麻醉物质和一种防凝血物质,致使被叮者几乎难以察觉,而一旦叮上,被叮者往往流血不止。蚂蟥的吸血量可达其体重的2-10倍。在野外,最好穿淡色调的衣裤和高腰袜。蚂蟥呈暗绿色,穿淡色调衣袜便于发现蚂蟥。高腰袜的套管拉至膝盖,穿的时候将裤子套在里边,再把袜口的带子系紧,可以防止蚂蟥顺着裤管贴附人身。在鞋面鞋底可涂些肥皂、驱蚊剂等,也可涂大蒜泥,涂一次有效时间约4-8小时。 蚂蟥叮咬皮肤后,不要硬拔,可以用手拍打或用防晒油、肥皂水、盐滴在其前吸盘处,或用烟烫,让其自行脱落。血流不止时,可用创可贴贴在伤口处,以防止感染。 蜂 新华社记者张继民的《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》中有一段描写黄蜂袭人的场景:“一次,他们(考察队员)在一处灌木杂草丛生的小块平地上宿营。去方便时,无意中触动了蜂窝,很快,成群的黄蜂蜂拥而起,吓得他们连奔带跑,其中一个队友跑慢了一些,被马蜂团团围住,他只好在地上打滚,以减轻马蜂的袭击。老杨为救队友,先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,冲进蜂群才把队友救了出来。只见这位身遭不幸的队友脸肿得圆里放光,疼痛难忍。” 摘抄此段,让人对黄蜂袭人有一深刻印象,同时从中也可了解如何在队友被困时救援队友的方法。常见的毒蜂有黄蜂和马蜂,它们常在灌木、草丛和岩洞中做窝。发现蜂窝不要轻易惊动,一旦惊动蜂群,不能盲目奔跑,用塑料布或衣物严密护住头脸,就地卧倒。开汽车到野外宿营的朋友,遇蜂群袭击,跑向汽车,躲入车中也可逃过一劫。蜂螫人时,尾刺带有一种含蚁酸的毒汁,往往会引起皮肤红肿。我们可以用氨水、苏打水和肥皂水擦洗伤口,也可涂清凉油。如出现头晕、心慌和虚脱症状,多喝水,宜平躺,同时应服用抗过敏药物。 蜱 对于蜱,大家可能比较陌生。蜱,又名壁虱,生长于热带丛林中。身体呈椭圆形,头胸部和腹部合在一起,有四对脚,长相与蜘蛛有些相像。 蜱的种类很多,有的蜱以吸植物的汁为生,有的则以吸人畜的血为生。蜱十分可怕,它是传播疾病的能手,脑炎、回归热、恙虫病等在其携带下四处散布,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。4-8月是蜱传回归热的高发时节,此时去热带丛林要特别注意。 防蜱的穿着与防蚂蟥的穿着基本一致,最好穿高腰袜,扎紧衣袖和裤管,以防蜱钻入。在森林休息时,不要靠在树干上或坐在枯树树叶上,应清理出一块干净地方。一旦发现蜱叮在皮肤上,不要硬拉,要拉一下,放一下,为蜱在吸血时头都深入皮肤,硬拉的话,蜱被拉断,蜱头和其前肢会留在皮肤中,引起皮肤红肿。如果已经不小心将蜱拉断,应用刀片切开伤口,用针或镊子将蜱头和前肢挑出,再用酒精杀菌消毒。 蜈蚣和蝎子 蜈蚣和蝎子畏光,多在夜间活动,白天躲在石隙、枯树等处休息。蜈蚣和蝎子体内含有剧毒,被其叮咬,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,有灼烧的疼痛感。首先用毛巾浸冷水,敷在伤口处,防止毒素扩散, 再用氨水、苏打水、肥皂水等清理伤口,将蛇药药片用水溶化,涂于伤口周围。如有头痛、发热症状,应服用抗过敏药和镇静剂。了解动物习性,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,在野外我们也能轻松生存。不要厌恶这些小动物,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小小考验。 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