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t.jpg (3808 字节)

clt2.jpg (4963 字节)沧浪亭地处苏州城南,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。因历代迭有兴废,已飞宋时初貌。唯丘山古木,苍老欲森,还保持旧时风度。在清道光年间增添五百个贤祠、明道堂等,并有康熙、乾隆、道光三位皇帝的御笔。园内众多碑图为珍贵历史文物,其中五百名贤祠画像为江南石刻一绝,苏舜钦和归有光的“沧浪亭记”更为千古流传。


clt3.jpg (5956 字节)沧浪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、文化内涵最深厚的园林。原为五代末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祛的池馆。北宋庆历四年(公元1044年)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以四万钱购得之,加以修理,在水边筑亭,取《孟子》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”之意,名之为“沧浪亭”。


hss1.jpg (4695 字节)唐朝初年,苏州枫桥镇住着一位老和尚。他收养了一对要饭夫妻的孩子。为他取名为寒山。过了一年,一位病重的老汉带着一位十来岁的小男孩要求老和尚收留。于是这个小男孩也留下了,为他取名拾得。后来寒山和拾得都成为了极有造诣的诗僧,《全唐诗》中收有寒山诗一卷,共有三百零三首;收拾得诗一卷,共五十来首。


hss2.jpg (7249 字节)寒山寺始建于连梁天年间(502-519),初名“妙利普明塔院”,位于故苏城西枫桥古镇。相传唐贞观间,著名诗僧寒山、拾得卓锡于此,逐易名为寒山寺。唐天宝间,诗人张继举棹归里,夜泊枫桥,寒山钟声激发了诗人的诗情,吟出了千古绝唱《枫桥夜泊》。自此,诗以寺传,寺以诗名,蜚声海内外。
pm1.jpg (6103 字节)水陆城门、吴门桥、及始建于三国时代的瑞光塔是苏州著名的盘门三景。水陆并列,气势壮观,为国内仅有的古城实例,陆城门分内外二重,二门之间设有“瓮城”,可藏卒数百,以备突然出击之用,水城门和陆城门紧相毗连,亦系砖石结构,分内外二重。水陆城门均设有臣大的闸门,古代用盘车提升或关闭,可控制往来行人与船只,便于设防守城。


水陆城门、吴门桥、及始建于三国时代的瑞光塔是苏州著名的盘门三景。从城垣北侧石板坡道登上城墙,可以看到整个陆门、水门套城的布置和结构全貌.城墙上的雉堞、垛口、射孔 、炮洞、闸口 、绞关石 、天井(防火用的设施)均历历在目。被称为当代书圣王蘧常的墨迹"中吴锁钥"四个字概括了盘门独特的战略位置。

上一页  下一页

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