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俗小说家冯梦龙

    冯梦龙,字犹龙,别号有苏词奴、顾曲散人、墨戆斋主人、茂苑野史民等。他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(公元1574年),其创作问世后,很有盛名,并和他的哥哥冯梦桂,弟弟冯梦熊并称“吴下三冯”。他是崇祯三年(0公元1613年)的贡生,任过丹阳县训导和福建寿宁知县。
    冯梦龙编写的通俗文学作品,最著名的有三部巨作:《喻世明言》、《醒世恒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,通常合称为“三言”。过去在国内见不到“三言”,而保存在日本内阁文库和日本人小林家里,后来才有影印本和重排本,由于“三言”中的故事富有戏剧性与传奇性,极受群众欢迎有些故事如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、《卖油郎独占花魁女》、《宋太祖千里送京娘》等几乎家喻户晓。轰动一时的昆剧《十五贯》,故事就出于《醒世恒言》中的《十五贯戏言成巧祸》。冯梦龙尚有通俗小作著作《智囊》、《古今潭概》和《笑府》等。由于当时苏州的书商刊印这类书籍很能畅销牟利,所以冯梦龙经常因书商之请,勤于编写,问世之作十分丰富。冯梦龙的通俗小说,情节曲折,线索清楚,人物性格突出,趣味,向为群众喜问乐见。虽然封建士大夫对通俗文学出于偏见,以为不登大雅之堂,但推崇备至者仍不乏其人,如姑苏笑花主人所作《今古奇观序》说:“墨戆斋增补平妖,穷工极变,不失本末,其技在《水浒》、《三国》间。至所篡喻世、醒世、警世‘三言’,极摹人性世态之歧,备写悲欢离合之致,可谓钦异拔新,恫心戒目,而曲终奏雅,归于厚俗。”把冯梦龙与罗贯中、施耐庵相提并论,也并不为过。冯梦龙为人富有正义感,参加晚明的进步政治、文学团体“复社”。他曾任福建寿宁知县到崇祯十一年,当时是六十五岁。他是忠于明王朝的,明亡之后便离开故乡苏州,漂泊江湖,可能还到过日本。死于一六四五年,七十二岁。

[返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