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 水 芙 蓉 苏 州 女 |
||
到苏州的旅客,总想证实这里出美人的古老说法。好中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,如今都不再被关在高墙大院或小街深巷了,上下班时间一到,从事各种职业的女人们必定和男人们一起出动。 女人们姿态优雅地骑着轻巧的彩车,和男人们说笑着翩然而过。苏州女人骑车还别有一功,她们上车必先将裙子小心撩起来罩住坐垫,然后从容骑上,以免裙子坐皱了,骑行之后,裙子迎风鼓荡,煞是好看! 那么苏州女究竟怎样漂亮?征询结果,比较多的说法是:这儿的女人满清秀、娇滴滴。清秀与漂亮不无关系,却又不能简单地说等于漂亮。娇滴滴则与性格、气质相关。 它们的注脚是否就可以说:比较瘦小、比较玲珑、比较聪明,也比较温柔、比较细腻、比较敏感。那种宜嗔宜喜的神情,尤其那种略显惊讶的娇羞神情,会给人很深的印象,并觉得非古城苏州的女人不会有之。 苏州女人不容易发胖,固然与其体质特点、饮食习惯不关,也应该看到与审美观念有缘。芭蕾舞演员为维持体形,不也是在拚命节食吗!我虽然承认“环肥燕瘦”都是大美人,但从总体上讲中国古代美人的楷模却是杨柳细腰、弱不禁风。如果说这种古典审美观念总会在中国某地不较大影响的话,那么当然就是苏州罗。 这儿小桥流水最多,诗情画意最浓,书香门第和才子佳人最多,历来所享赞誉也最多。既然瘦括括、娇滴滴的佳人从来被人称颂,那么这种审美意识一定会钻到苏州女子的骨子里去。传统观念的熏染是方方面面、随时随地、自然而然、年复一年、代复一代地进行着。例如,一个小小女孩在妈妈怀中,看见外国人穿得光怪陆离,帽子上缀满徽章,就用小手指着嚷起来。那年轻母亲便不无惊慌地很快在那小手上轻打一下,然后唧唧咕咕地告诉宝贝:“怎么可以用手指?怎么可以叫得那么响?”可以想象,这女孩的这位妈妈,多少年前在美育上也受到过类似的教诲。 以致于,如果一个苏州女人和男人争吵时,男的就有一句算得厉害的话,叫:“这种女人真少的!”可以看出,在这里何其强调对于女人的特殊教养和特殊道德的要求。毫无疑问,对此,我们是不能无条件都同意啦。 但传统中有没有一些确实不值得珍视的东西呢?或者到少可以说无伤大雅、无碍大局呢?比如说,女性总应该温柔细腻些嘛――马克思似乎都这样认为,他在笔答女儿的问题“你最欣赏女子的什么优点”时,写的是“柔弱”,他认为男子的“力量”正应与女子的“温柔”相济,这样世界才和谐呵。 而对于那种歧视女人的大男子主义者,现在的苏州女又何尝会服气。她们不是很聪明吗!所以往往回击得简单有力:“这种男人也少的!”这里固然也似有“好男不与女斗”的远非先进的观念,但如果堂而皇之,用它来自卫反击,则又不能不说是带着“男女平等”的现代意识了。 不至于作此皮相观察诸君,当会感到:和男人们一起为社会作着贡献的瘦括括、娇滴滴的苏州女,确实算得古城苏州的一种美!
|